在阳光明媚的初夏,晋江的篮球热情如火如荼。第27届CUBAL(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)三级联赛全国总决赛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举办,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男篮在比赛中表现出色,最终获得亚军,创造了福建历史最佳战绩。这一成就的背后,离不开晋江作为篮球之乡所培育出的众多优秀球员。近年来,许多晋江籍球员在全国赛事中崭露头角,包括翁金郎和林子策等,他们分别代表福建五人男篮和三人男篮征战全运会资格赛,并顺利晋级决赛。
晋江,这片篮球的沃土,孕育了无数篮球人才。从驰骋于职业联赛的朱世龙、龚松林、李荣培,到“晋江篮球先生”赖金洋、华大男篮前队员陈荣权、省农运会MVP丁建平,以及在大学生联赛中闪耀的张煌炜、杨玮柏、柯宏怿、胡安等,晋江的篮球人才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。这样的辉煌,源自于晋江多年来在篮球人才培养方面的深耕细作,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“篮球人才培育密码”。
在晋江市少体校男篮宿舍,执教已近三十年的许建基正在整理申报“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”的材料。自1995年接手球队以来,他凭借着专业和热情,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篮球人才。“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球员培养体系,从选拔、训练到输送,晋江的篮球人才培养相当系统。”许建基自豪地说道。
李荣培的成功便是这一体系的典型代表。这位出生于1995年的晋江内坑小伙,小时候因身材臃肿而被认为基础较差,但凭借着身高、灵活性和比赛嗅觉,他在许建基的指导下迅速崭露头角。15岁时,他与天津荣钢篮球俱乐部签约,开始了职业生涯,之后他在CBA的表现也相当出色,成为了球队的主力球员。
数据显示,近15年来,晋江篮球人才培养成就斐然:4人次入选国家集训队和国青队,13人入选省青年队,23人入选省体校,11人入选俱乐部青年队,4人参加CBA联赛,1人参加NBL联赛,2人参加超三联赛,5人获得“运动健将”证书。这些成绩的取得,离不开晋江市少体校与多家职业俱乐部及高校的紧密合作,形成了一条从基层体校通往职业联赛和高校的优秀人才输送通道。
晋江的篮球文化源远流长,篮球场地遍布全市,年均举办民间赛事超过千场,篮球人口超过百万,形成了“家家有篮球、村村有球场、天天看比赛”的浓厚氛围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无数怀揣梦想的少年们在晋江的篮球舞台上崭露头角。
在本届CUBAL三级联赛中,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男篮的柯宏怿在决赛中顶替受伤的队长张煌炜,展现出扎实的基本功和关键时刻的决策能力。他回忆道:“小时候,我家楼下就有篮球场,我经常去练习投篮,慢慢地对这项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”柯宏怿的成长历程显示了晋江篮球培养体系的成功。
许建基的执教理念强调的是“成才比冠军更重要”,为了保证队员的身体发育,他宁愿减少训练时间,也要确保他们有足够的休息和学习时间。在他的指导下,许多年轻球员不仅在篮球上取得了优异成绩,更在文化课上也取得了显著进步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许建基也在不断学习新的训练方法。他表示:“我们在基本功和战术上并不逊色于欧美,但在身体训练上还有差距。我们要避免因不当训练导致的运动伤病。”通过借鉴先进的训练理念,他希望能帮助年轻球员实现更长远的发展。
未来,晋江将继续加大对篮球人才培养的投入,推动“体教结合”模式,确保球员的文化学习与专业训练两不误。同时,晋江也将与优质中小学、高校深度合作,建立高水平训练基地,为年轻球员提供更好的成长平台。通过这一系列措施,晋江篮球人才培养体系将持续焕发活力,为中国篮球事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,继续书写“篮球之乡”的传奇。
晋江篮球的辉煌成就不仅仅是赢得比赛的荣誉,更是为无数年轻人铺就了一条通向梦想的道路。让我们期待,在未来的赛场上,晋江的篮球健儿们能够继续闪耀,创造更多辉煌的瞬间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